稻曲病是由稻曲霉病菌(绿核菌属真菌)引起的病害。这种病害在水稻生长发育良好的年份发生生严重。在南方稻区农民称它为“丰年谷”而易忽视防治。随着杂交晚稻在晚稻生产中的比例越来越大,该病已在杂交晚稻后期普遍发生,且逐年加重,危害加大。
发生及危害
近几年来稻曲病发生严重,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:一是品种。凡大穗大粒型品种发病较重,目前推广的杂交晚稻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类型。二是种子消毒处理不严,有些地方更是忽视和放松了对晚稻种子的浸种消毒工作,使病菌潜伏下来。三是气候条件对发病有利,南方稻区在晚稻抽穗期间,每年都会遇到一段长时间的阴雨低温天气,对正在破口抽穗的晚稻带来了病菌侵入的有利条件。四是氮素化肥普遍增加。生产经验表明,凡是过迟偏施氮肥,以及穗粒肥用量过多,使晚稻在抽穗扬花阶段贪青造成田间荫蔽,加重了病害的发生。稻曲病对产量造成的损失,不光是每穗形成的多少粒球状霉粒数,因为这并不完全代表严重的损失。更大的损失是病粒附近的一些谷粒不能结实或结实不良,使穗重大为减轻,空秕粒增加、千粒重降低。据观察,平均每穗增加一个病粒,空秕率就上升4.95%、千粒重降低0.76克。病粒数的增加和空秕率的上升、千粒重的下降及产量的损失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。
发病症状
稻曲病病菌多在杂交晚稻抽穗前夕侵染,在乳熟期出现于稻穗谷粒上,一穗着生的病粒少则1-2粒,多则达10多粒,初为黄绿色,后逐渐膨大形成扁平或椭圆形的病粒而突出于颖壳,被害谷粒不能结实。起初稻曲很小,以后撑开外颖,露出淡绿色的块状物,即病原菌的孢子座。随子孢子座逐渐膨大包裹全颖,逐渐变为绿色,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,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。墨绿色粉末带粘性,不易随风飞散,被覆在稻曲表面。
发生规律
稻曲病以菌核和厚垣孢子越冬。在稻田越冬的菌核,于下年抢收早稻、抢插晚稻灌水时,浮于水面,当环境条件适合时,就可萌发成菌丝进而形成子座,在子座中形成了囊壳并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。在水稻抽穗扬花时病菌的大量子囊孢子随风飞散,散落在颖壳内腔和颖壳谷缝处的子孢孢子萌发后,侵入幼嫩子粒形成病粒(即菌核)在灌溉时稻粒也可受到侵害,萌发后的菌核可穿透幼嫩表皮而达到胚乳,后逐渐发育膨大成绿色厚垣孢子球。防治晚稻稻曲病,具体措施应抓好两条:
抓好农业防治
采用选用抗病良种,如杂交晚稻中,一般汕优系列的杂交稻组合表现不太抗病等。通过合理栽培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。
一是建立无病种子田或在杂交制种田收获前进行穗选,选取无病健穗品种;二是搞好种子消毒灭菌,结合防治稻瘟病可用1%-2%的生石灰水浸种24-36小时,洗净后再催芽播种;三是抢插晚稻前结合防治纹枯病打捞水面的菌核,深埋或烧毁,可减轻病害的发生;四是适时早插、适当密植,注意合理施用氮磷肥和钾肥,避免过多过晚施用氮肥,促进杂交晚稻健壮生长。
抓好药剂防治
近些年来各地普遍反映,杂交晚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,虽然用药防治了,但还是会在后期稻穗上出现不少稻曲。据调查,这主要是在用药不适时和选用的农药品种不到位而造成的。因此,在防治杂交晚稻稻曲病时,应切实把握住防治的适期,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。
一是必须提前用药预防。
据观察,有的农户在杂交晚稻破口前10多天就用药防治,结果效果不好;而抓住在破口前5-7天杂交晚稻及粗秆大穗的常规晚稻品种等易感品种的稻曲病防治。因为杂交晚稻大肚期(即50%剑叶环抽出)至破口期(即10%穗轴抽出剑叶环)是该病菌侵染水稻的主要时期,而且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萌发后形成的小孢子侵染晚稻,在这一时期用药效果好。
二是抓住杂交晚稻抽穗期雨隙施药。
处在抽穗扬花期的杂交晚稻,常与连续阴雨天气相遇,对稻曲病的侵染有利,会加重该药的发生,如果放松或放弃阴雨期间的防治,会引起稻曲病的大发生。因此,应结合天气情况,在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的情况下,必须趁雨隙施药,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。因雨后稻叶上有水时,宜适当减少用水量,细喷雾或用弥雾机喷药,这样,高浓度的药液落到有水的稻叶上,能二次稀释,均匀分布到叶面,提高防治效果。
三是选用对口的药剂。
可选用的药剂有25%咪鲜胺乳油50毫升,在水稻抽穗50%时,对水40公斤喷雾,或者用42%咪鲜.甲硫膦可湿性粉剂60克,对水40公斤喷雾,防治效果较好。
此外,还可选用的防治杂交晚稻稻曲病的药剂有以下几种:18%多菌酮粉剂,每亩用150-200克,或60%多菌酮每亩用200克、5%井岗霉素粉剂每亩用200克或用500万单位井岗霉素粉剂每亩25克,或10%胶氨酮粉剂,每亩用120克,对水40-50公斤喷雾。
另外,从这几年的用药情况表明,在杂交晚稻破口前5-7天,每亩用铜高尚(27.12%碱式硫酸铜悬浮剂)50-60毫升,对水30-40公斤喷雾,能将病粒上菌块中的病菌杀死,使其在天晴干燥时干缩、脱落,大大减少田间杂交晚稻稻穗上病粒球数量,减少对健康稻粒的污染。还可兼治杂交晚稻后期白叶枯病、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毒的防治。在稻曲病发生严重的山区、或半山区,可用0.5%倍量式波尔多液(按硫酸铜0.5:石灰1:水100的比例)在始穗前10天喷雾防治,对稻曲病均有显着的防效。(责任编辑:周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