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白叶枯病的科学防治法
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,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,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,该病在凤仪镇发病严重,对水稻危害性很大,是一种检疫性病害。水稻白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,引起植株调萎至死亡,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,一般可减产10%左右,严重的可减产50%~60%,甚至90%。
防治要点: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方针做好农业防治为主在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,在减少菌源的前提下,狠抓肥水管理,辅以药剂防治,重点抓好秧田期的水浆管理和药剂防治。
1、用抗病品种,选用适合当地抗病丰产品种或从无病区留种,并做好种子消毒。
2、加强栽培管理。合理施肥和浅水勤灌,增强水稻抗病力 排灌分开,适时晒田;施足基肥,早施追肥,避免氮肥施用过迟、过量。
3、防止人为传播病菌。要在露水干后施药,严防露水大时施药;喷药时要遵循先防无病区,再防轻病区,最后防重病区这一原则,防止人工传播病害。
药剂防治:
1、大田发病初期和齐穗期开始喷洒20%叶枯宁可湿性粉剂,每亩用药100克,兑水50公斤,或5%菌毒清乳油300—500倍液。
2、对发病区域及周边未发区域,亩用25%叶枯灵(叶青双)100克或70%叶枯净100-150克对水50公斤喷雾,3-5天后再喷一次,连喷三次。